41239
当前位置: 首页   >  组员介绍   >  丁雨田
丁雨田 教授    

丁雨田,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际材料加工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联合会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材料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材料热处理与表面工程分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兰州理工大学第七届学术委员会委员,金属学报、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工程科学学报、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材料工程等杂志审稿人。甘肃省“333人才工程入选者,甘肃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金昌市科技专家。

1986年入职兰州理工大学,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攻关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企业合作项目40余项。作为项目主要参加人,获原机械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三等奖。迄今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70余篇。基于热型连铸技术,围绕集成电路封装、电子通讯、连接器、音视频传输等领域对铜基/银基丝线材的重大需求,探明了凝固组织定向生长规律和变形组织调控机制,突破了铜基/银基丝线材定向凝固组织和超细晶尺寸稳定性控制的共性技术难题,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制备加工技术,应用于我国重点领域急需的高性能键合线、高保真音视频线缆、高可靠连接器用高性能铜基/银基丝线材开发,并实现产业化。生产的单晶铜高保真音视频信号电缆广泛应用于国家大剧院、中央电视台、北京奥运场馆、人民大会堂等国家重点工程;铜银合金丝线材,在数据线领域打破了日本古河、住友等企业垄断;银基键合线在国内多晶串联LED封装引线产品中市场占有率达60%;铜基丝线材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高可靠连接器,保障了国家重点领域关键材料战略安全。2021年,作为主要参加人完成 “高性能铜基/银基丝线材关键制备加工技术”项目,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五年(2017-2022)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重大科技专项等项目7项,主持企业合作项目10余项。主要研究方向为镍基高温合金与生物医用镁合金方面的研究。在镍基高温合金方向,主要课题为镍基变形高温合金的素化设计及先进加工工艺开发、镍基高温合金增材制造。镍基变形高温合金的素化设计及先进加工工艺开发课题主要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并制备一种新型镍基变形高温合金素化材料,通过先进加工工艺对其界面调控,获得大量低能界面的梯度纳米结构材料或细小晶粒组织,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与组织稳定性。镍基高温合金增材制造打印课题主要研究镍基高温合金可焊性及3D打印组织界面调控,旨在获得含有大量低能界面的细小晶粒组织,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与组织稳定性。在生物医用镁合金方向,针对国家医疗行业可降解吻合钉的需求,旨在开发一种可降解生物医用吻合钉。